国外的月亮不一定圆 说说原装发动机的利弊
在选车时,我们常听说某某车配进口发动机,不仅厂商作为卖点宣传,购车者也乐于将此作为选车的重要依据。进口发动机就一定好吗?本篇我们就从往日比较著名的进口发动机车型的演变,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2003年,搭载宝马发动机的奇瑞旗云曾一度被热炒,“装宝马原装进口发动机的自主车”这一概念也曾火极一时。实际上,当年旗云上搭载的这台1.6升16气门Tritec发动机也的确装备在minicooper和pt漫步者之上,最大功率达到了115马力。之后旗云的确成为奇瑞的一大主力车型,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跟这台“宝马发动机”的名号以及实际使用中的不错表现是分不开的。 到了2008年,随着羽翼日丰的奇瑞在发动机技术上的积累以及研发实力的增强,奇瑞在这一年之后的旗云上全部换装了其自主研发的ACTECO发动机,虽然在动力上有稍许的损失,最大功率降至109马力,单顶置凸轮轴的设计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但由于排量减为1.5升,结构简单而故障率相对变小,从而在老百姓最关心的油耗上以及维修成本上较之进口发动机都更具优势,而且因为发动机这一核心部件的进口转国产,整车的成本也因此降低了不少。 2008年下半年,对重庆力帆有着很大意义的力帆620上市,跟当年的旗云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一自主品牌的晚报到者搭载的也是这台“宝马mini Tritec发动机”,并且也将其当成是大肆宣传的亮点。虽然本质上是款产自巴西的宝马和克莱斯勒合伙的发动机,但对于像力帆这样的知名度不算大的自主品牌的初来乍到者,有“宝马”、“原装进口发动机”这样的名号给撑撑门面,也未尝不是件迅速提升品牌形象和打开市场的好方法。
不过显然力帆没有打算把这款价格较高的发动机长久使用下去,因为在第二年年初,新上市的620系列就开始逐步装配力帆自主生产制造的LF481Q3发动机,价格也相应地下降了几千元。虽然在性能上没有什么提升,但国产发动机的成本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因为在10万元以下的家用车市场上,消费者最为敏感的还是价格。这一模式,“进口变国产”虽在技术和性能上没有提升,但体现出成本优势。不光是购车成本,关键是维护成本的降低,对于这类车型是极具意义的。 技术革新型:乐驰、利亚纳 在旗云上市的同一年的2003年,中国市场上另一款影响较为深远的小车,雪佛兰乐驰也从韩国来到中国国内,并且带来了大宇的原装0.8升发动机,第二年1.0升乐驰上市,装配的依然是从韩国大宇汽车那里进口的发动机。
对昌河铃木有着战略意义的在2005年年底推出之初就一直用的是从日本铃木原厂进口而来的发动机。三年后的2008年,利亚纳借改款之际全系动力系统换成了产自长安铃木的国产M16A发动机,虽然是国产机型,但却应用了更加先进的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性能也从70kw/5500rpm和135Nm/4000rpm大幅提升到了80kw/5600rpm和144 Nm /4000rpm,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优势也更加明显。同时,由于发动机国产化带来的成本降低,从而使利亚纳的性价比优势也更加凸显。 这一模式,则显现出“进口变国产”的优势,因为无论从技术、还是实际表现来看,国产发动机都比进口发动机好,而且成本优势同样存在,同样显现出一种进步。 发动机国产化是必然趋势 通过对以往这些采用原装进口发动机的国产车型的盘点我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无论是国内的那些有着天时之利的合资车型,还是那些占尽地利优势的自主品牌,都遵循着一条发动机先原装进口再实现国产,或者是换装自主研发的国产发动机的套路。诚然,对于自主品牌,尤其是那些没有任何知名度的全新车型来说,采用进口动力似乎是一条迅速“出名”的捷径。而对于合资品牌,则可能更多考虑部件之间的匹配以及国产化率的问题。 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并不是进口的就是最好的。进口发动机在引入到国产车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匹配问题,并且其在国外调校出来的各种特性也并不一定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包括油品、路况,以及国人的驾驶习惯等等。 相反,国产发动机,尤其是国内汽车企业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研发设计的发动机反倒和国产车型能够形成更得力的匹配,以及 “土生土长”的适应性优势。还有一点,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国产发动机有着进口机型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以及相对低廉的养护和维修成本。 所以说,国内轿车搭载的发动机从进口到国产的转变,除了反映出国内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在发动机核心技术上消化吸收以及创新研发能力上的进步之外,也映射出这一做法同样是市场的选择,同时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