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名人名著
⊚  首页 >  科普园地 > 心理科学 > 名人名著 > 

社科院报告显示中国社会陷入信任危机

编辑:驾驶网    来源:驾驶网    2013-01-12    👁7300  

“社会心态”新观察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社会心态表现出相当的动态性,同时又因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冲撞而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

2013年1月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这是该所继2011年后第二次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

蓝皮书对2012年中国社会的生活满意度、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社会情绪、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尊重和认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总体上分析了目前社会心态的特点、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社会中多数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成为影响每个个体成员行为的模板。”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俊秀副研究员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王俊秀看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心态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表现出相当的动态性,又因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冲撞而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

半数人对生活现状满意

作为一种发展观,幸福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幸福的测度也广受关注。幸福测量最常见的是生活满意度测量。

这次蓝皮书生活满意度采用的是“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的数据。该调查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电话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51100份。

蓝皮书指出,两次大规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2012年的调查中,44.7%的调查对象对生活状况倾向于满意,满意均值为3.41分(总分5分),低于2011年47%的满意率和3.46分的均值。西部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最高,东部其次,中部最低;城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农村居民。不同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

课题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全静分析认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涵盖家庭、休闲和生活现状与未来信心等三个方面。第一,家庭方面,无赡养老人负担、收入高、有自有住房的调查对象生活满意度较高。第二,休闲方面,休闲活动较多和休息时间充分的调查对象生活满意程度较高。第三,现状与未来方面,越是感觉最近两年生活状况“不如以前”的调查对象,其生活满意度越低;对未来越有信心的调查对象,其生活满意度越高。

农民工社会公平感偏低

公平,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评判。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制度性的和非制度性的障碍。他们对公平的真实感受,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正程度。

“蓝皮书课题组通过对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和四川五个省市250名进城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和10名北京农民工的访谈,尝试探讨进城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的基本状况、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来源和不公反应以及影响进城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的个体和社会心理因素等问题。”蓝皮书课题组成员、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陈辉副研究员说。

蓝皮书指出,对5个省市农民工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普遍感觉到社会不公平,受到社会不公平对待时主要是采取消极逃避的行为。农民工的不公平感知受个体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调查还发现,64%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不公平,47%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外出打工期间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比较多”,而他们所感知到的不公平,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自身经历,还受自己的所见所闻的影响。

“个人的基本信念、心理预期、社会比较和归因倾向等因素会影响农民工的公平感知。”陈辉说,“在基本信念上,农民工对社会地位公平性的认知和他们对命运观念的看法会影响其对公平的知觉。调查对象越是相信世界公平、社会地位和成功由个人品质和努力工作决定,越觉得社会公平;越是觉得自己可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命运或是个人能战胜命运,越觉得社会公平。”

“心理预期上,农民工对于打工好处的预期越积极,不公平的感知越强。社会比较上,如果农民工倾向于和比自己有成就的人进行比较,或是和未来进行比较,他们感受到的不公平就越强。归因倾向上,如果农民工认为自己的生活现状是由于运气、社会、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造成的,那么他们会因自身无法控制这些因素,而感知到更多的不公平。”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杨宜音研究员表示。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