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船舶出航之前或在航行中,驾驶人员总是时刻警惕地关注着航区内的天气变化,考虑航行中是否会遇到风暴、浓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以及这些大气给船舶航行安全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应采取的对措施。为此,驾驶人员掌握一些天气预报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 天气预报的内容 天气预报内容,包括天气形势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天气形势预报是对天气系统的移向、移速和强度变化的预报。气象要素预报是对风向、风力、降水、气温、能见度及天气状况的预报。 天气预报按时间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报。短期天气预报通常是对未来1~3天的预报。中期天气预报是对未来3~10天的预报。对未来10天以上的预报称作长期预报。在预报时,气象台通常是按地区、各类警报、时间、天空状况、降水、风向、风力、气温依次进行广播的。 二、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定时收听本地区广播电台播发的天气预报; 2.定时收看本地区电视台播报的气象信息; 3.在本地报纸上查阅; 4.拨打本地区天气预报服务电话; 5.通过船上的无线电话;在2182 KHz或VHF 16频道上收听大风警告和暴风警告引语及相关信息。 6.利用气象传真; 无线电气象传真具有直观、准确、预报时间长、范围广和便于分析等特点,并且还可接收航行警告和新闻传真。气象传真图的种类包括海面分析图、高空等压分析图、24/48/72//96小时气象预报、海浪预报、云层、冰层、潮流及卫星云图等。 7.用NAVTEX系统; NAVTEX:是指利用窄带直接印字电报(NBDP)播发和自动接收海上安全信息(MSI),国际上使用的频率为518kHz。 8.利用INMARSAT系统提供的国际安全通信网(Safety NET)系统; 如增强群呼(EGC)系统是INMARSAT-C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EGC系统与NAVTEX系统相互结合构成GMDSS中完整的海上安全信息(MSI)播发业务。 船艇总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活动,但是天气又总是不断变化的,时阴时晴,时好时坏。如果能够及时掌握海上天气现象的变化,对安全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每一个驾驶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气象知识,并且能够掌握航行海区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能听懂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结合本船艇气象观测的记录,估计天气演变的趋势和影响航行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最有利于航行的安全措施。 天气预报是人们基于对天气演变规律的认识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作出的主客观判断。各地气象台(站)每天定时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中除了预报当天的天气情况和未来24小时的天气趋势外,有时每逢旬初,还预报未来十天的天气预报。当有较大范围的灾害性天气影响我国时,中央气象台还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向全国发布。及时掌握天气概况及变化趋势,对船艇在海上航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收听和记录天气预报是航海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 三、天气预报的常用术语、符号 (一)时间用语
(二)风力风向用语 风力以级单位,可以跨两级。例如“风力2—3级”。如风力在6级以上,加上“大风“字样。例如6—7级大风。 风向用16个方位表示。风向在某个方位变化不定时,用“偏”和“到”字说。例如“风向偏北”或“南到西南风”;风向改变时用“转”字说明,例如“偏南风,傍晚起转偏北风”。 (三)天气用语 天气用语一般有晴、少云、多云、阴、雨、雪、雾、霜等等。其中有变化不定或改变时,也可用“到”、“转”、“夹”等字说明。例如“晴到少云”、“雨夹雪”等等。 (四)天气现象常用符号(见表24—2) 四、收听与记录 (一)收听 1.根据气象台(站)每天预报时间,提前打开收音机(10~15分钟),作好收听记录的准备。 2.停泊(不执勤)的船艇,每天至少收听二次。 3.航行(执勤)的船艇,至少收听三次,特殊情况应增加收听次数,以便随时掌握天气情况。 4.当在邻近海区或跨海区航行时,应注意收听所涉及到的不同海区几个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广播。 5.为了船艇在海上执行任务的需要,还应收听各气象台(站)的海浪预报广播。 (一)记录 1.收听的天气预报应在“气象记录簿上”按规定栏目进行填写。当有些栏目没有预报到时,可划去“/”。 2.填写时应用黑色铅笔,不得涂抹,如有错误,可在错误字上划上一细线,将正确的记录在上方或两侧。 3.填写结束后,还应较对一遍,以免错误。 4.收听与记录完毕后,应及时送船艇长阅示。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认真收听各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海浪预报”外,还应根据任务和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实际观测和记录,观测时可对一些主要气象要素和水文要素进行观测。如风力、风向、气压、温度、湿度、天气、浪、涌、视距等。将观测到的天气要素记录在“气象记录簿”中“实际观测”栏目内,使之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